《大道: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4
旧澳门官方网站2022-11-02 旧澳门官方网站657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社会主义道路,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弓|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使我们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程冠军: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请您谈谈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周文彰:回顾新中国成立必然要想到开国领袖毛泽东。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毛泽东既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又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

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程冠军: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邓小平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走向成熟。请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逻辑。

周文彰: 1982年9月 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整个20世纪80- 90 年代,我们党的提法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改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如一。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的标题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这些报告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我们党不仅坚持了这个主题,而且一步步地丰富和发展这个主题。简要说来,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后来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十四大系统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且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及其地位,强调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就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目标、任务、要求和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新概念,把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除了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外,还在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阐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三个自信”发展成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为四个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何处

程冠军:我们看到,无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离不开“特色”二字。您认为,这个“特色”都有哪些深刻内涵?

周文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加“特色"二字,“特色"又作何理解?在我看来,第一,它是相对于經典作家构想的社会主义而言的:第二,它也是相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我国曾经所实践的社会主义而言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特在起点。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一种社会形态。就是说,是在像欧美这样的资本主义阶段之后产生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但是,我们却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社会主义。邓小平说,严格地说来我们不够格,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这样我们就处在两个“初极阶段”,第一个是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第二个是中国又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跟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起点不一样。我们是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党的十三大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时候特别指出,这并不是每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过的阶段,而是专门特指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一个初级阶段。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第一个“特”:特在社会主义的起点不同。

特在体制。现在我们可以把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成熟阶段,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很显然,初级阶段不能套用成熟阶段的制度设计,就像幼儿服药不能套用成人的药方一样,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来进行我们的制度设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的体制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于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制定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制定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个人先行发展,然后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制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体制。

特在发展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但是决不能将共同富裕理解为肩并肩、手拉手、齐步走,那样做的结果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因为当我们]捆绑在一起的时候, 就只能向发展速度最慢的地方看齐,结果大家都走不快。所以邓小平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那就是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行发展、先行富裕,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走向共同富裕。时间证明这是一种正确的发展模式。我们正是靠着这种模式才有今天的成就。当然,这样做拉开了差距,但是为了走向共同富裕,必须先拉开差距;不拉开差距,只能导致共同贫穷。这就是发展

的辩证法。邓小平设计这种模式的时候想得非常清楚。他说到20世纪末,我们再来着手解决差距问题。我们党重视缩小差距的时候,正是邓小平设定的那个时间。因此,我们现在正努力缩小差距,今后还要继续坚持这么做。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