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仲尼说:“君子遵循中庸之道为人处世,小人对人对事往往违背中庸的准则。”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是因为君子能随时根据不同的情况,恰到好处地把握中正的原则,行事处世有度;小人之所以背离中庸,是因为他们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主观武断,没有准则,无所顾忌。”
《中庸》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境界啊!很少有人能够长久的保持这种品质!”
《中庸》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施行的原因,我是知道的: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也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没有才能的人根本做不到。”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就像是人没有不吃饭的,但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的却很少。”
《中庸》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孔子说:“中庸之道恐怕是不能施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