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16
旧澳门官方网站2022-12-26 旧澳门官方网站568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看得见的手”到“看不见的手”;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40余年的改革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在未来的改革中,调控手段如何完善?城乡矛盾如何解决?国企改革如何突破?特区发展如何升级?政治改革如何引领?全面改革如何深化?

调控手段如何完善

程冠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您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宏观调拉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郑新立: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四大支柱”: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建立全要素的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宏观调控方面,首次提出了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计划、金融、财政相互协调的调控体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应对的办法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杠杆来进行调控。因为当时没有找到一种更有效的调控手段,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经济始终处于周期性的大起大落,隔几年就出现一次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然后就是收紧财政、收紧银根,接下来就是物价下降、通货紧缩,然后又开始新的一轮通胀。就这样,改革开放前20年间,我国一直是在周期性的大起大落中度过的。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位于国家计委附近的中国科学会堂大楼,历经了10多年的建设周期。原因是建设过程中遇到调控就停下来,隔几年调控过去了又开始建设。如此建建停停、停停建建,历经了三次经济调整,一直建了10余年。这座大楼的命运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周期性的大起大落。

2000年之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开始采取适度调控的办法,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进行调控。经济过热的时候,财政制度就收紧一点;经济偏冷的时候,就松动一点,适当发债,增加财政预算支出。在调控中运用好计划、金融、财政三大调控杠杆,形成合力。在实践中我国宏观调控的水平也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适时适度的调控方式。因此,中国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实现了高达两位数的黄金增长期。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经济增长摆脱了周期性大起大落的困扰,增长速度很快,也没有出现通货膨胀。我国的GDP总量从世界第六位冲到了第二位。这10年的成功,可以说主要是宏观调控的成功。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宏观审慎的调控框架。我的理解是,宏观审慎就是经济过热的时候需要刹车,刹车的时候要避免刺破经济泡沫。譬如,房地产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泡沫。这个泡沫要慢慢消化,10年、20年之后,也就不再是泡沫了。目前,二三线城市房价基本合理。一线城市已经形成一定的泡沫,北、上、广、深、杭五个热点城市房价不断升高。这五个城市能量很大,如果房价下跌,房地产泡沫就会破裂。因此,我们要建立宏观审慎的调控框架,经济偏热需要降温的时候,就要收紧银根,但要避免刺破泡沫;经济偏冷的时候需要加油门,就要松松银根,扩大财政赤字,但要注意不能让资金流向那些容易增加泡沫的地方。要通过精准调控,让新增贷款和新增财政支出真正流到实体经济,流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方向上来,不要再流到股市、房市,如果那样就会助长泡沫。我国从1993年建立宏观调控体系,2000年后在实贱中加以完善,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宏观审慎的调控框架,可以说越来越完善。

城乡矛盾如何解决

程冠军: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发端的。改革开放40多年,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三大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结果城市繁荣了,农村活力减弱了。您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城乡发展差距怎么看?

郑新立: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关键是通过结构调整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4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四次大的结构调整。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通过改革农村的土地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农产品和轻工产品的大发展。10年时间解决了消费品供应短缺的问题。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和引进外资,实现了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的振兴。第三次是21世纪第一个10年,通过发行国债搞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高速公路、高铁的大发展。第四次是21世纪第二个10年,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提高了居民消费率,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技术进步明显加快。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供求平衡,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所讲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集中体现在城乡之间。怎么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这就迎来了中国第五次结构大转换。这次结构大转换,主要是解决城乡结构问题,通过城乡合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重点是集中力量抓好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和特色小镇建设。做好了这四件事,就能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形成最大的经济增长新动能,足以支撑中国经济以6. 5%以上的速度保持到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