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一、主要类别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二、建设任务
(一)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推进信息网络演进升级。
2.统筹数据和计算设施建设。
3.加快发展新兴技术。
(二)加快融合基础设施改造
1.加快推广工业互联网部署和应用,鼓励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
2.积极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3.加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三)支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1.聚焦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性基础研究,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多元投入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技术研发。
2.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新兴交叉学科的科教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若干交叉前沿领域研究平台建设,重点加强战略高技术研发保障条件和基础研究基地。
3.合作共建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加快搭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试验验证平台和应用试验基地。
重要举措
(一)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二)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三)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四)做好统筹协调
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
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建设交通强国
一、发展目标
1.到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
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
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
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3.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二、重点任务
(一)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
(二)交通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
(三)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
(四)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
(五)安全保障完善可靠、反应快速。
(六)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
(七)开放合作面向全球、互利共赢。
(八)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新奉献。
(九)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立统筹协调的交通强国建设实施工作机制。
(二)加强资金保障: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体制。鼓励采用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三)加强实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