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孔子说:“追求生僻的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德行高尚的人遵循中庸之道去做事,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中庸》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
君子所遵循的道广大而又精微。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最高境界的道,即便是圣人也有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最高境界的道,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说的是君子上知天上的飞鸟,下知深渊里的鱼。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所遵循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之间。
《中庸》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会远离人。如果有人实行中庸之道却远离他人,那就无法实行中庸之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拿着斧子去砍树做斧把,准备照着旧斧把的样子做新斧把,但是斜着眼睛看上去,斧把的样子好像还是离得很远。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忠恕与道不远,不愿施于己身的,也不要施与别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侍奉父亲的儿子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对侍奉国君的臣下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对侍奉兄长的。弟弟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要求朋友做到的自己先做,我尚未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