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先进篇 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评析】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孔子这里认为,那些先当官,即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本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然后就知道怎样为官,怎样当一个好官。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评析】

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从陈国到蔡地去。途中,他们被陈国的人们所包围,绝粮7天,许多学生饿得不能行走。当时跟随他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渊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颜回也死了。所以,孔子时常想念他们。这句话,就反映了孔子的这种心情。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评析】

本章是接着上一章“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而来。孔子说,如果用其为官,那么我就让先前学习礼乐的弟子参与政事。按这个思路,对本章的理解就能找到答案。对本章的争议,就是“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认为这句话是记述孔子对弟子的思念, 意思是:跟我在陈国、 蔡国的弟子们,现在都不在我的门下了。这样理解似乎可以说通,但是结合上下章,内容有些突儿,前后也没有什么联系。还有,当今注解版本将此句单独为一章,而朱熹《论语集注》将此章与下面德行章合为一章。据《经典释文》,郑康成也以此章与下章结合。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评析】

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评析】

本章谈到孔子弟子中的一大孝子闵子骞,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有关闵子骞的故事,各种书都有记载,但是内容上还是有差异的。闵子骞的父亲结婚后,生损字子骞。后来闵子骞父亲因夫人先丧,续弦再生二子,后母便虐待闵子骞。闵子骞有兄弟三人,两个弟弟都是后母所生。有一天, 闵子骞为父亲驾御,手麻而不能控制马辔。闵子骞冻得受不了,闵子骞的父亲用鞭子打他的衣服,跑出芦花来,父亲知道是后母虐待闵子骞,想休掉后母。闵子骞恳求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意思是留下后母在家,只有他一人受寒,如果将后母逐出去,便连同后母所生的两个儿子- -同受寒。闵子骞的这一番话,感动了父亲,便取消了休掉后母的打算。后母为此深受感激,悔过而改正,最后成为慈母。闵子骞的两个异母的兄弟也深受感动,而行孝道。在山东济南东郭外,有闵子骞祠,后人有诗" 春游闵子祠”。闵子骞不仅是个孝子,也是坚决不与权臣为伍的人。《雍也篇》 ( 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闵子骞曰: 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权臣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 邑的地方官。闵子骞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的北边去了。”后来,汶上建有闵子骞祠,有一副对联:“一 -湾汶水先生志,两岸芦花孝子心。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评析】

儒家从孔子开始,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因为,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把它磨去,而说错了的话,则无法挽回。希望人们言语要谨慎。这里,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表明他很欣赏南容的慎言。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评析】

从鲁哀公问,到季康子问。孔子回答的内容有两个变化,一是没有 了“不迁怒,不贰过”的品质介绍。这是孔子应付季康子,不想让颜回这样的弟子被季康子使用。一是没有 了“未闻好学者也”, 是在告诉鲁哀公自己的弟子还有好学的,但没有颜回那样的好学;同时也是告诉季康子,孔子手下没有好学的弟子。同样是」绍颜回,对鲁哀公有对其他的推荐,对季康子却是拒绝。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评析】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多次高度称赞颜渊,认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学上进。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却不愿意卖掉车子。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而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不能步行,否则就违背了礼的规定。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对礼的严谨态度。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评析】

本章表现了孔子对颜渊之死的悲痛欲绝的心情。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少孔子四十岁,视之如子,大有作为,可以传道的人,不幸早逝,使孔子失去了继承人,悲痛万分,呼天唤地,老泪纵横,在“天丧予”的重复呼唤中,哀痛之情,历历可见,处处可闻,扣人心弦。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评析】

本章记述孔子老师为颜回吊丧的悲痛之情。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评析】

孔子说:“予不得视犹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那样,按照礼的规定,对他予以安葬。他的学生仍隆重地埋葬了颜渊,孔子说,这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学生们做的。这仍是表明孔子遵从礼的原则,即使是在厚葬颜渊的问题上,仍是如此。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评析】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这一章为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做了注脚。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评析】

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但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师之爱生,人之常情。孔子的这种担心,就说明了这一点。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做了官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那么我赞成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孔子说:“曾跟我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困厄的弟子们,现在都不在我的身边了。”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能说会道的有:宰 我、子贡;精于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古典文献的有:子游、 子夏。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啊,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

南容把几句“白圭”诗读了好多遍,孔子就把自己老兄的女儿嫁给了他。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早逝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渊做一个外椁。孔子说:“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才能,说来也都是各自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棺,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给他置办椁。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是不可以徒步出行的。”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天要亡我呀!天要亡我呀!”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学生们还是厚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像对待儿子一样看待他。这不是我的意思呀,是那些学生们要这样办。”

季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人还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鬼神呢?”季路又说:“敢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对生都知道得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边,样子正直而恭敬;子路是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的样子温和快乐。孔子很高兴。但他说:“像仲由这样,恐怕得不到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