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到了宋代将其与《论语》《大学》《孟子》合著“四书”。中庸即中用(庸通用),中不离用,离用则无中。中庸是一种道德标准,要求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中庸强调做人做事的平衡、适度和优化,掌握一个“度”字,无过也无不及,恰到好处,收放自如。中,就是中道而行。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极端。中道不行不行,中道不应该不行。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于其中。因为天道、地道都是人做不到的。天生万物人做不到,地厚德载物人也做不到,人是不“中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中得不走天地之间的那条”中道”。道就是人道,人道就是礼义。这里的礼义是让多数人能够生活安宁的社会规范,是规范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如果说中道即人道,那么人道就是仁道了。仁道是符合人性的,大家都不该违反,都应该照着去做而且要一直坚持做下去,这就是“常”,所谓“常”,即常有常存。故“庸者,常也”。

所谓“中庸”,就是把仁一直做下去。不行仁,这叫不仁;做了一半,这叫中道而废。中庸的理论依据在于人性,在于对社会运作规律的探究。而中庸之道,指的不偏不倚,是持中求和的处世态度。一个人做事如果不懂得中庸,就会处处受阻,一个人做人如果不懂得低调,就会处处碰壁。但是, 中庸不是随大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是圆滑老练,而是一种均衡之术,是一种保守不偏激的态度,是一种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的天然性。

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程序性。

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的实用性。

四、"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的差异性。

五、“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