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孙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郑和七下西洋,播撒友谊、和平的种子;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推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从2013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开篇破题”,到2015年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立柱架梁”,从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系统阐释“五个世界”愿景,再到2020年倡导共同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021年呼吁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2022年提出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着眼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不断丰富和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外延,为人类携手应对重大危机和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方案,汇聚共识与合力。

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载入党章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推动写入宪法,陆续提出并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面对近年来全球发展遭遇的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提出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有效凝聚了共促发展的国际共识,有力回应了全球性挑战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提出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宣布中国落实全球发展倡议32项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已有一半实施完成或取得早期成果,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命运与共行大道,胸怀天下向未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诠释了和平与发展的真谛,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散发出超越时空的思想魅力,必将凝聚越来越多共识,推动人类社会迈向光明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