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PC工程总承包的基础概念
所谓EPC工程总承包就是指企业在接受甲方的委托后根据甲方的要求以及合同的相关内容对建筑项目中的流程进行分割化承包,如果有能力或营业涵盖范围较广的企业也能够对甲方建筑项目的所有流程进行全部承包。在承包的时限内,承包企业需要对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各种情况进行解决,以此保证最后的施工质量,获取收入。也就意味着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涉及到建筑项目工程中的设计、采购、施工、维持等多方面的环节,因此在项目的启动、设计、具体实施、管理以及收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包商还需要对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信息以及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承包商所需要关注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管理难度较高。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还包括项目初期对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因此需要在施工的前期就做好规划工作,从而促进后续施工的准确性,保证项目能够更好的实施,以加强组织与管理的高度融合。另外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运用相应的施工设备对整个的施工过程中的所需要的物资、机械进行采购,保证其能够顺利正常的进行,达到规划的效果。最后在项目建设中,具体细节以及建设过程中对于员工的技术培养也需要承包商落实与完成,以此保证施工的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为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相较于传统的承包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是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更加重视前期设计的地位预作用,主要是因为设计工作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后期施工的质量,也就意味着一项建设项目只有在具备完整且妥善的方案后才能够将其投入到施工过程中,由此保证后期的具体施工。第二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能够协调好施工、设计和采购之间的关系,避免三者之间出现牵制,不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加强三者之间的联动,对项目的进程的继续、质量的提升都有重要的管控作用,承包商能够按照合同的要求开展项目建设工作,保证建设后的总体效益达到理想的情况。最后,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相关权责的划分更加清晰,能够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措施与政策都落实到个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或是纠纷,能够第一时间确定纠纷和事故的责任人,并以此作为判断权责的主要依据。
2.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工程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承包商需要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整个项目的造价工作进行管理与控制,并将其作为提升工程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为了提升造价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保证造价管理在实 际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就需要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与限制。因此我们就需要认清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在其中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而后将其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各项环节中。
2.2 保证项目的综合收益达到理想目标
为了满足项目综合收益的指标,项目在保证总投资固定的基础之哀伤,必须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进行造价的管理,通过成本控制实现项目的综合收益,使其能够满足承包商的理想目标。为此,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造价进行管控,以此提升承包企业的总体效益。
3.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3.1 造价管理的软件应用范围不广
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起步较晚,造价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强烈,且国内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所涉及到的数据收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不够健全和完善。受到历史局限性以及历史数据难以收集等原因,政府部门所进行的EPC工程项目开展中会缺乏可靠且具有参考性意义的数据,这就会导致项目在后续的开展效果上存在负面的效果,同时还会给后续的造价评估与管理产生阻碍,难以形成合理科学的造价评估,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
3.2 造价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数量庞大,但是对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中的造价管理部门来说,依旧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所配备的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较强的工程师数量较少, 项目工程中造价管理的工作量难以得到满足。近年来,政府对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也开始进行改革,且改革的深度不断延伸,在此基础之上,对于专业水平过硬以及综合素养更强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成为建筑行业造价管理部门的考核标准之一,且受限于工作效率的要求,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团队难以适应目前的工作量以及工作要求,且建筑企业中对于造价管理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其重要性还没有凸显出来,为此建筑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吸纳众多具有造价管理技术的人才,以此满足行业的发展要求,为自身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3 承包商在项目实施中承担风险量较大
在通常情况下,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所选择的合同大多为总价结算的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会导致承包商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为,对于城市基础建设项目来说,施工的周期较长且施工的难度较大,在此基础之上,承包商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以此完成施工目标,达到合格的施工标准,原有的项目风险也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另外,这种管理模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且投资金额较大的项目中,所波及的内部企业数量繁多,建设周期较长,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风险的过度集中,而有些承包商为了缩减成本,尽快完成施工的进度,可能会不太重视施工安全性,还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安全性的问题,不利于企业在行业内部树立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口碑效应,企业的自身发展无法得到保障。
4.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改善对策
4.1 完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重视对软件的开发与投入
为了达成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造价管理的效果与目标,首先就需要对应用的政策与制度进行完善与优化,并且重视对软件的开发,通过对技术平台的推广,实现科学的发展。企业需要根据国家制度以及政府的政策设置监控与验收制度,将承包商的主体地位确定,发挥承包商中心环节的作用。此外,还需要对资质的审查进行制度的确立,对竞标的承包商进行多方面标准的筛查,使其能够满足招标的基本要求,制定合理的投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合同细则与内容,以此规范合同双方之间的行为,使他们能够按照合同的规范和原则展开相应的行为,发挥造价管理的积极效应。
4.2 重视对EPC工程造价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就目前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EPC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人才较为稀缺,因此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对目前的造价管理人才展开培训工作,要针对目前ERC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造价管理工作内容,提升造价管理部门中人才的综合质量以及专业素质,为后续的造价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针对严重缺乏造价管理人才的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吸纳社会人才的方式扩充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此丰富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达到理想的策略实施效果,为今后的造价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方向。
4.3 分散承包商风险,控制采购成本
针对承包商需要承担众多风险的问题,工程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结合EPC工程的实践情况,避免相应的风险与问题。在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上需要使用成本控制的措施,在保证材料和设备没有质量问题的基础之上,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单位,或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满足工程企业要求的企业进行后续的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还需要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利用筛查的方式过滤掉不符合工程企业情况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及没有生产和销售资质的供应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信任的合作关系,实现造价管控目标。在商品运输后需要对商品进行检查,防止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保证材料设备的质量。
5. 结论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形势而言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管理现状堪忧,为此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改善性措施,强化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