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心投入,找到工作的成就感
稻盛和夫在自传《特别认真地生活》中写道:幸运不会降临到我的身上,从幼时起一直到今天,自己都不是一个受命运眷顾的人。
所以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抱着必须特别认真的态度处理每一件事情。
稻盛和夫自幼就身体不好,患上了当时被誉为绝症的肺结核。因为体质羸弱,稻和盛夫总是经常苦闷地坐在家门口,那时候,他最常看到的身影,就是舅舅拉着板车的背影。
稻盛和夫的舅舅只是一个平凡人,甚至最开始只能拉着板车去街上卖菜,周围的亲戚好友都瞧不起他。
可舅舅并没在意,而是靠着一年如一日的坚持,一点点从板车买卖做成了蔬菜铺子,直到过世也经营得很顺利。
舅舅的勤劳让稻盛和夫难以忘怀,那时的他,就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抓住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对那样东西的认知也就越发清晰起来。
虽然肺结核没能要了稻盛和夫的命,可是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也是波折不断,中学、大学、就职考试都一路落榜。
通过导师的帮忙,在经济萧条下,稻盛和夫才好不容易才进了日本松风会社。一进会社,稻盛和夫就后悔了,因为这个公司不仅陈旧破烂,还经常拖欠工资。
同期进来的伙伴,没有熬多久都陆续走了,稻盛和夫原本也想走,可是远在家乡的哥哥不予支持。
就这样,稻盛和夫没有办法,只能被迫接受当下的现实,留在了这个京都快垮掉的小会社中。
这时稻盛和夫想到了舅舅。舅舅没学问,不懂经营,进不了大城市的公司,更不可能喜欢每天拉着比他个头还高的蔬菜千里迢迢送去市场卖,可舅舅还是能坚持做下去,为的不是什么爱好,也没有余地挑三拣四,最简单粗暴的答案就是:为了生存
既然,当下的情况无力改变,那必须改变的就是自己的想法,要想方设法喜欢上当前的工作,除了适当的心理建设外,更重要的就是全身心投入地做起来。
想通了这些之后,稻盛和夫的心也安定了下来,顶着被罢工要工资的同事们辱骂孤立的压力,稻盛和夫干脆把锅碗瓢盆都搬进研究室,从清晨到深夜,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产品研究中。
全身心认真的投入,是“良性循环”的开始。
工友们都骂他是“公司的走狗”,他充耳不闻,一心一意只想着怎么快点做出东西来。
在没日没夜的努力下,终于有一天,他开发出了一种被称为“优质型绝缘材料”的新型陶瓷材料,这一突破,让濒临破产的松风会社收获了大量订单,并借此起死回生。
这次的成功是他人生第一次,以一人之力挽救一会社于危亡,这次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足以让27岁的稻和盛夫感慨并坚信一个事实:一个种子哪怕是落在了石头缝,只要有一点土壤就会拼命生根发芽开花。
无论植物还是动物,他们都在严酷的条件下拼命生存,马虎懒惰不负责任的动植物并不存在,我们人类生存于世,也必须认认真真,竭尽全力生活!
带着这种对于生命敬畏之心,稻和盛夫早早就下定了要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要竭尽全力。
投入认真的研究,让稻盛和夫从所有的烦恼和忧愁中解放出来,他想如果是真的跳槽到一家好公司,可能还是会发牢骚,度过一个无聊无趣的人生。再或者有幸在一个环境适宜的单位工作,那他就不可能不顾一切,全身心埋头研究。
在《特别认真地生活》中稻盛和夫说道,每个人都经历过严酷的处境,他也曾想从逆境中逃出去,却无处投奔,实在不得已才一头扎进工作中去。
不过回过头来想,当时的苦难和困境,正是生活赐予他最大的幸运。
越是逆境,越要特别认真的生活
京瓷创立之初,当时的日本处在一个“没有方向的时代”。
稻盛和夫对公司经营还不是很了解,但他满脑子只想一件事,就是怎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要让“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基础,就是“特别认真地工作”。
京瓷公司发源地,一间租来的宫木机电的仓库。
尽管遭遇了各种各样的艰苦,京瓷依然不断地发展。正当事业迅速扩大的时候,石油危机突然冲击了日本,京瓷也收到了严重的打击,订单锐减。当时各行各业都在裁减人员,或让员工回家待岗,京瓷内部也出现了很多富余人员。
石油危机,订单减少了七成,只剩下三成的工作,如果还让之前那么多的员工来做,现场的气氛就会很松弛。
为了保证现场的紧张感,稻盛和夫果断地将多出的七成员工调离现场。借这个机会把公司弄得干干净净——工厂内部大扫除,整理整顿,拔除周边的杂草,整修花坛,清理水沟里的污泥。
员工们虽然心怀不安,但还是默默地干活。下雨天不能室外作业,大家就集中在会议室,学习“京瓷哲学”,围绕经营思想、人生态度等,召开学习会,讨论稻盛和夫归纳的理论,进行各方面的努力和提高。
即使在形势严峻的经济萧条中,稻盛和夫也一直把“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作为经营的大义。
每位员工也在对公司全面信任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努力。京瓷基于扎实的会计原则,在平时有足够资金储备的情况下,危机下没有解雇任何一名员工,并顺利度过了长期的萧条。
经济萧条对企业而言是最困难的考验之一,但稻盛和夫反而提出“萧条正是企业发展的良机”这一观点。
事实上,稻盛和夫把每次的经济萧条都当作动力,促进了公司的成长发展。在石油危机中也一样。在订单减少、生产下降时,全力进行技术开发,全员展开营销活动,并致力削减各方面的经费,把萧条当作飞跃的跳台。
在经济萧条中,一般的企业常常被消极的气氛所支配,经营者和员工低着头,坐等萧条之风刮过去。
稻盛和夫认为,正因为萧条,努力才更有意义。在周围一片悲观的气氛中孤军奋战,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样做的企业,在形势好转时,与一般企业就会拉开很大的距离。
磨练灵魂,最重要的是过好每个当下
中年的稻盛和夫在一次身体检查中,确诊胃癌,听到医生的通知,他没事人似的,继续搭乘新干线到本州岛完成了一次演讲,还跟学员喝了点酒、交流意见,直到深夜才回家,和平常一样上床休息睡觉。
他在自传中写到当时的心境: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的、身体上的、心理上的,你逃是逃不掉的,躲是躲不了的,那还不如积极地应对,坦然地接受,一旦你的情绪从消极转为积极,你的身体就会接受积极的信号,调动全身的力量去面对困难。
之后,他进行了手术,痊愈后,他宣布退休,出家修行。退休时,他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
“出家修行之后,希望你回归世俗社会,把佛陀的教诲运用到实业界,为社会做贡献,这是你这个人的本分,也是佛道。”这是担雪法师对稻盛和夫说的话,稻盛和夫遵照他的教诲,在忙于杂务之间,积极参与了很多社会贡献活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虽然获得了物质上的富裕,却感受不到精神上的富裕,许多人似乎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目的,正因为如此,稻盛和夫认为,现在我们必须直面“人为什么活着”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不知满足,无限度地扩展欲望,追逐财产、地位和名誉,这是人的本性。但这类东西无论占有多少也不会满足,而且不可能带往另一个世界。
而不会消灭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灵魂”。如果是这样,那么带着“比出生时略为美好、略为高贵的灵魂死去”,这是稻盛和夫认为的人生的目的。
那么为了磨练灵魂,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他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特别的修炼,重要的是过好每个当下——每天都必须特别认真地生活。
正如稻盛和夫在自传《特别认真地生活》中写道:人生只有一次,一定要采取真挚的、冠以“特别”二字的认真态度,这种持续不懈的努力才能让人生好转,才能培育高尚的人格,才能把与生俱来的灵魂磨练得更加美丽。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稻盛和夫的思想给很多企业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运用到自身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之中。他的经营哲学,也深刻影响了曹德旺、马云、张瑞敏、任正非、雷军、张一鸣、王兴等一批中国企业家。
被称为“中关村劳模”的雷军,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他曾感叹:我可能无意中使用了稻盛和夫所说的“世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拼命认真地工作”。2017年,他在公司年会上曾谈到,“我可能无意之中使用了世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就是拼命地认真地工作。稻盛和夫讲了很多理念,我看完发现,跟小米讲的是惊人一致。小米讲的价值观是两个词:真诚与热爱。他们讲的三个词:爱、真诚与和谐。包括透明经营——就是公司里所有的经营都是透明的——等等理念,跟小米的实践非常吻合”。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感慨:我们如果早一天认识稻盛先生,海尔会发展得更快!
2010年,李书福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提到,他最欣赏的一个商界偶像就是稻盛和夫。“最近这一年多,我觉得日本的稻盛和夫真是一个楷模。他的制高点就是讲道德。这是很重要的,离开了道德什么都干不成。但是你原来企业规模小的时候,这方面还不是很强烈,企业到一定程度,就是靠道德来制约。”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也是稻盛和夫的推崇者之一。他曾3次拜访稻盛和夫,一起交流企业的经营之道,并且在2008、2014和2019年成功完成了阿里巴巴的三次战略转型升级。
2008年10月28日,在京都的日本京瓷公司总部会议室,马云和稻盛和夫做了一次对话,探讨企业与人性的话题:企业与人性的关系,人的本质是什么,企业发展到最后到底为了什么?
2014年6月,在阿里巴巴太极禅苑,马云和稻盛进行了五个小时的对话,内容关于企业经营的本质和企业哲学的探究。2020年,马云还推荐了稻盛和夫的一篇文章《把萧条当作再发展的飞跃台》,供阿里员工学习。
“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哲学、观点尤为赞赏。我认为,中国企业在管理中间,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思想和文化基础。”马云表示。
任正非对稻盛和夫也是多有推崇。
管理专家王育琨的个人回忆录中曾提到:2014年任正非到北京出差,两人在贵宾楼饭店喝下午茶时谈起稻盛和夫,任正非认为,“稻盛和夫做的精美陶瓷,不是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陶瓷,而是电子陶瓷等功能陶瓷,他已在引领一场实实在在的新材料革命,并将极大地推动通信业和互联网的发展。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精进,做到了全球第一,我们只有追随的份儿。我们华为拥有全球一流的数学家,但他拥有全球一流的化学家与物理学家,我们赶不上他。”
除了对稻盛和夫成就的赞赏,任正非也深受其利他哲学的影响。任正非称,“稻盛和夫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也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缔造者和重要的见证者之一,成就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商海经历浮沉的稻盛和夫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刻,也没有忘记心灵的追求。他一直在潜心研究哲学与宗教,始终都在追问一个终极问题——作为人,何为正确?稻盛和夫哲学的根本就是敬天爱人,自利利他,这不仅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经营哲学的根本。”
任正非在华为践行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以及创业早期就推行的全员持股计划,都是受稻盛和夫利他哲学的影响。
2014年,美团创始人王兴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坦言:稻盛和夫在几个不同行业都干到了世界500强,那是一个高度。实事求是来讲,王石很牛,张瑞敏很牛,但可能跟稻盛和夫比还是有差别的。
在多次采访中,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也提及其受稻盛和夫的《活法》影响至深,也信奉“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
《人物》杂志在《张一鸣:人机进化论》这篇报道中曾提及:2009年,26岁的张一鸣想知道成功可不可以复制,他问王兴,有没有人同时做成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王兴给他推荐了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张一鸣在地摊上买了一本稻盛和夫的《活法》,书上说,人活着为了什么?是修炼自己的灵魂。张一鸣一开始觉得这说法太虚了,直到看到中间,稻盛和夫认为努力工作、精进是一种修炼方式,他才感到由衷认同。
正是因为每一天的全情投入,张一鸣才有了如稻盛一样的深刻领悟:“什么是势利?势利就是只对表面现状的附和,不能超越现在,去想象还未发生的如果。”“我们的预期就是不断想,不断试,想办法突破。”
旅日作家毛丹青今日在其微博上说,20多年前他曾经当面受教,稻盛和夫跟他说:“人是往死亡而活着的,人老了就要为死亡做准备,我已经把事业交给了下一代接班人,自己能做的大概只是为了美丽的死亡而准备。”
90岁已是“鲐背之年”,这一天对稻盛和夫来说终会到来,但他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不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