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 自律的人,都遵守这12条准则
旧澳门官方网站2021-10-15 旧澳门官方网站1318

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曾国藩1840年到北京做官,进入翰林院,1852年离开北京。在十多年里,曾国藩在仕途上的升迁非常迅速,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创造了道光朝的纪录。

曾国藩在官场上本来没什么优势。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他为人笨拙,不善机变,土里土气,不像别人那样八面玲珑。那么他为什么能在官场上如此春风得意呢?

第一个原因是他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翰林官员的升迁,主要靠考试。所以翰林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

立志学做圣人后,曾国藩给自己立下了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课程的标准:

一是整齐严肃,做事专心;

二是每天早起,绝不赖床;

三是每天静坐一个小时,不要天天处于浮躁状态,被事务牵着走;

四是读书不二,不读完这本书,绝不摸下一本;

五是每天读史十页;

六是谨言,时时警惕不乱说话,每句话都要慎重;

七是养气;

八是保身,节制欲望;

九是每天记笔记;

十是每月写几首诗、几篇文章;

十一是每天练半小时的字;

十二是夜不出门,天黑了就不要出门找朋友瞎玩。

这十二条日课,很多都与翰林考试有关。曾国藩的生活也因此变得非常有规律,对考试的准备比很多人要充分。

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

除了考试成绩好外,曾国藩升迁迅速的第二个原因是交友广阔。

在闭塞的湖南乡下,曾国藩最大的遗憾是交不到有质量的朋友。刚入京时,他为人处世不够周到,经常得罪朋友。

而在立志学做圣人之后,曾国藩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与人相处越来越注意替他人着想,急公好义,特别爱助人,因此朋友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同乡的推崇,逐渐成为京湖南官员的领袖。

第三个原因是道光年间最得宠的大臣穆彰阿在背后帮他的忙。

穆彰阿虽然没什么建树,就喜欢对皇上溜须拍马,但他喜欢延揽人才。曾国藩考进士那次,穆彰阿正好是主考官,两个人算是师生之谊。

在与穆彰阿的交往中,虽然穆彰阿欣赏曾国藩,但曾国藩并没有因此就大喜过望,扑上去抱住穆彰阿的大腿不放。

看曾国藩的一生,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

他和穆彰阿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走动并不是特别勤,所以后来穆彰阿倒台,曾国藩也没有受到牵连。这是曾国藩一生的一个重要原则。

后来曾国藩在统率湘军时,在朝中又遇到过一个特别支持他的权臣肃顺。但是,曾国藩跟他也没有建立私交。当慈禧发动政变,肃顺被杀,曾国藩也没有受到牵连。

晚年,他与更重要的人物醇郡王奕的往来,他也是保持着不攀附权贵的原则。

曾国藩做事的风格是从不取巧,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邪道,不走捷径。事后证明他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曾国藩升官迅速的第四个原因,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道光皇帝对他的欣赏。道光皇帝欣赏他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曾国藩性格和道光皇帝相投,比较实在、踏实,不油腔滑调。

第二,曾国藩工作认真,做官尽职尽责,从不缺勤,还经常主动加班。

第三,道光皇帝是一个非常崇尚理学的皇帝。而曾国藩潜心学术,热心公益,在皇帝心目中形象比较清新端正,这是他迅速升官的重要背景。

开罪咸丰皇帝

1849年,曾国藩升为礼部右侍郎,正式成为“副部长”,工作也更加卖力了。他雄心勃勃,想在国家大政中有所建树。但是,做了一段时间的高级官员,曾国藩就不再那么兴奋了。

他想给国家多做些实事,但是,道光晚年的政治环境,让他做不了什么事。

从外部看,鸦片战争让中华帝国臣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颠覆性的打击。从内部看,腐败严重,太平天国起义正在酝酿之中。

而大清朝的高官们却一个个在混日子。只有曾国藩特别着急,很痛恨这种污浊混沌的官场风气。

就在曾国藩做“副部长”做得不耐烦,想要回家之时,道光皇帝去世,血气方刚的咸丰登基了。

新皇帝上台后不久,就罢免了溜须拍马的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同时发布上谕,欢迎大家给朝廷提意见。

曾国藩心情太激奋了,终于等来了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应诏陈言疏》。

指出京官的两大毛病,一是办事退缩,谁也不敢承担责任;二是琐屑,只注意小事,不关心国家发展的大方向、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地方官办事也有两个毛病,一是敷衍,二是做表面文章。

曾国藩说,必须想办法培养人才,才能应对复杂艰难的国家形势。并且提出了培养人才、转移风气的几条具体办法。

咸丰皇帝认为曾国藩的见解很正确,对他大加夸奖。

一连几件事办下来,咸丰认识到曾国藩做事特别认真负责,于是不断地给他加派新活,到后来,曾国藩一个人身兼五部,也就是兼任了除户部之外的其他几部的“副部长”。

新皇帝的欣赏和肯定,让曾国藩大受鼓舞,他又连着上了好几道奏折,全面深入地指出了大清面临的种种危机。最关键的问题,一是财政紧张,二是军队战斗力不行。

这些折子是曾国藩披肝沥胆、殚精竭虑的产物,也反映了他多年来对国家社会的深入思考。

然而,事实证明,曾国藩有点天真了。咸丰皇帝其实并没有雄才大略,实际上是个刚愎自用、做事有始无终的人。

又一次陷入痛苦当中的曾国藩,经过几个月思考,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挽救大清帝国,只有敲打醒这个糊涂皇帝才行。

在强烈的责任感支配下,以谨慎闻名的曾国藩上了一道奏折,直言批评皇帝的三个缺点:

一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二是只要虚名,不求实际;三是刚愎自用,出尔反尔。并警告说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年轻气盛、自尊心特别强而又脆弱敏感的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印象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此之后,小心眼的咸丰就不断给曾国藩小鞋穿。

但这次上书为曾国藩赢得了很高的政治声望,在湖南的知名度和威望一下子迅速提高,这对他后来组建湘军、吸收人才有很大作用。

北京,生命最艰难的时刻

得罪皇帝的同时,曾国藩还把同事们也都给得罪了。他专门爱批评大人物,官越大,他越不怕。他先后得罪了琦善、赛尚阿等朝中重臣。

这两次挑战大人物,让他的人际关系网出现巨大的破洞。曾国藩打破了“官官相护”的潜规则,成为官场上的异类。许多人与曾国藩拉开距离,甚至不再往来。

得罪了皇帝和权要的同时,曾国藩还得罪了普通同僚,他几乎成了京师人人唾骂的人物。

在北京的最后一段日子,曾国藩精神十分痛苦,多次表示想回老家。但是他遇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没钱,拿不出回家的路费。

主要原因是清朝的低薪制,此外,在当时的等级社会,官员要维持区别于平民的生活,开支非常大。很多京官解决财务赤字,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靠家里补贴,另一个是营谋灰色收入。

在京官时期,曾国藩立下了“不靠做官发财”的铮铮誓言。但是,做一个清官其实是很痛苦的。曾国藩的经济压力非常大,经常借钱,一度欠债一千多两白银。

曾国藩想回家却又左右为难,直到1852年,机会终于来了,咸丰帝派他充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去江西做主考官不仅可以缓解财政困难,更可以在乡试结束后顺理成章地回家探亲。

咸丰二年六月,曾国藩离开北京,结束了十多年的京官生涯。